深圳平面设计40明博体育年
栏目:明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9-16
 作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运动的策源地,深圳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是当代中国设计发展的缩影,40年来,深圳的平面设计力量扮演着中国现代设计产业启蒙者、探路者和思想者的角色。  左,王序1987《设计交流》第1期封面;中,《艺术与设计》杂志,1997年5月,第1期,创刊号;右,《东方之夏》海报,作者:毕学锋,1991年  深圳平面设计的产生与深圳印刷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而深圳印刷业的发展又得益于改革开放

  作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运动的策源地,深圳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是当代中国设计发展的缩影,40年来,深圳的平面设计力量扮演着中国现代设计产业启蒙者、探路者和思想者的角色。

  ↑左,王序1987《设计交流》第1期封面;中,《艺术与设计》杂志,1997年5月,第1期,创刊号;右,《东方之夏》海报,作者:毕学锋,1991年

  深圳平面设计的产生与深圳印刷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而深圳印刷业的发展又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后深圳制造业的全面展开和香港经济的辐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深圳印刷业在近20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这不仅在于其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大量印刷企业的出现,更重要的是,这个城市在20年的时间里建立起了完善的印刷产业链,从处于产业链后端的单纯的加工型企业,扩展到材料、研发、加工、流通全面循环的成熟的产业模式,这为深圳平面设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市场基础。

  为了使工业产品打进港澳地区和国际市场,除了提高工业产品本身的质量外,也要发展工业产品的包装装潢水平。在这种市场需求下,深圳的包装工业发展迅速,到1984年年底,全市包装工业企业有7家,职工1000多人,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万。塑料包装制品、纸质包装制品、彩印装潢制品明博体育、包装印刷机械等方面均有较快发展。这些企业有全民所有制企业、内联合营企业、与港商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多种体制。到1985年,深圳的包装行业从业者迅速增至2000人。包装设计行业的发展准确把握了国内的市场机遇,也充分吸取了国外的成熟发展经验。

  1986年12月,羊城(深圳)报业有限公司经营的深圳全国报刊总汇开业。各地400多家报刊的600多名代表参观了全国报刊总汇的门市部和展览厅,参展报刊近400种。这些媒体的发展给当时企业发展创造了广告平台,从而也直接带动了平面设计的发展,这一时期,平面广告是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中国平面设计类刊物的起步最早也与深圳密切相关。从1987年王序在香港主编的《设计交流》算起,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深圳的《平面》等刊物,作为中国第一波平面设计现代化浪潮的产物,让深圳设计师集中地领略到一系列蜚声国际的设计师、设计机构及其作品,如香港的石汉瑞(HenrySteiner)、靳埭强、陈幼坚;日本的龟仓雄策、田中一光、福田繁雄、五十岚威畅、杉浦康平、石冈瑛子;美国的朗涛公司、五角设计联盟等,他们的影响随着专业杂志资讯的流入进入深圳,对当时的深圳平面设计带来巨大冲击,深圳的设计师由此打开了对世界同行的观察窗口。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王粤飞,曾任职于广东省包装进出口公司,1987年创办了深圳第一家中外合资设计机构——嘉美设计有限公司。

  以嘉美公司为代表的专业设计机构,在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的同时也培养和启蒙了大批平面设计的设计人才,明博体育使得深圳渐渐形成了设计产业的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无可比拟的专业氛围和产业优势,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设计人才纷纷南下:1988年,设计师陈绍华从西安来到深圳,先是担任万科的设计总监,1992年成立了深圳陈绍华设计有限公司。后来,西安美院的毕业生韩家英、张达利,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毕业生曾军,中国美院的毕业生毕学锋也来到深圳,深圳的平面设计界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几所美术学院的杰出人才。加上此前从湖南来的龙兆曙等人,从中国东部到西部,众多优秀设计师都聚集深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开启了自己的设计历程。

  开放包容、多元文化、移民城市等条件提供了诸多天时、地利的优势,加上制版、印刷、纸业发达,具备现代平面设计应用所必需的所有条件,新的设计思潮在这座年轻的城市里悄然萌发、激荡、发酵,一场影响至深的设计运动即将拉开大幕,并迅速席卷整个中国。

  1992年3月,由王粤飞、王序、贺懋华策划的“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在深圳举办。

  这次展览在中国大陆首次引进了“平面设计”这个名词,得到了陈绍华等人的积极响应。此次展览标志着深圳成为我国平面设计产业的发源地,1992年也被认为是中国平面设计的元年。

  回忆往事,王粤飞在2008年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就像当年的热血青年一样,凭着一股子热情,想要轰一轰国内设计界的气氛。……我们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平面设计’这个概念,展览的英文名称叫作‘GraphicDesigninChina92’,是我们第一次把‘GraphicDesign’这个概念介绍到国内,也是第一次让“平面设计”名正言顺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20世纪90年代之前,“平面设计”所涵盖的印刷品设计、包装设计、商业海报、标识设计等内容,在中国被统称为“装潢美术”或“实用美术”。“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宣告了独立于传统美术之外一个叫作“平面设计”的产业与学科的崛起,对于深圳设计界乃至中国设计界而言,“平面设计在中国”展具有无可替代的划时代意义,是我国平面设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同时也是中国设计界第一次完全按国际化的标准行事,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邀请知名设计师担纲评委,第一次让大陆设计师与港澳台设计师同台竞技。此后,深圳的平面设计事业蓬勃发展,专业的设计师队伍迅速壮大,并直接催生了1995年中国第一个民间平面设计协会的成立,也宣告了“设计师”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门类,从此被广泛接纳。

  由于毗邻香港,深圳在地理位置上享有天然的便利。从诞生之初,深圳设计便成了中国设计联结国际设计的一个桥头堡。通过深圳,中国设计师逐步放眼看世界,并得到启蒙。比如,“平面设计在中国”展的评委均由国际知名设计大师担纲,仅92、96两届,评委阵容即有石汉瑞(HenrySteiner,奥地利)、靳棣强(中国香港)、陈幼坚(中国香港)、余秉楠(中国北京)、王建柱(中国台湾)和尤惠励(加拿大)、靳祈岛(澳大利亚)、米雪·布维(法国)、松井桂三(日本)和安尚秀(韩国)等,均为蜚声国际的全球知名设计师,展览作品更在日本、法国、韩国进行国际巡展,成为国内平面设计力量在国外的首次集体亮相,这种国际化的操作模式为国内迅速发展的平面设计浪潮确立了方向,显示了中国设计师决意大步迈向国际化的雄心。

  自2005年起,“平面设计在中国”展以“GDC”的缩写名称实现了品牌化确立,并固定成为双年展,获得了政府文化发展基金的扶持,它也是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的重要成果依据。一代又一代年轻设计师因GDC而集结、相识、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深圳平面设计所体现出的开放、创新、包容的精神正在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平面设计相关的设计热点、设计现象开始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主流媒体的大幅报道,在深圳掀起了对平面设计及其文化的广泛讨论,主流社会媒体开始以专栏形式持续刊登设计师的文章,在深圳,平面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公众线年北京申奥,深圳设计师陈绍华设计的标志成为申奥中选并被广泛传播。2005-2007年间,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组织成员,积极参与申办深圳第26届世界大会活动,先后组织了大运会标申办标志征集与评选、申办报告书设计、会徽、吉祥物征集与评选的平面设计相关工作,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组织推动下,深圳设计师发起参与了一系列高水准的设计活动,各种展览也蓬勃开展,为“设计之都”的建设营造着气氛,包括GDC平面设计在中国设计竞赛、GDC国际国内巡展、“沟通”海报邀请展(1996)、巴黎蓬皮杜艺术学术演讲(1998)、“中国制造”设计展(2001英国)、NOSARS艺术海报邀请展(2003深圳)、AGI北京大会(2004北京)、世界华人优秀平面设计邀请展(2005)、届布尔诺双年展之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展(2006)、“当代中国书籍设计家40人展”/“疾风讯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半个世纪中国展(2006)、第五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2006)、“实干闯未来”广告创意设计(2007)等,让深圳设计以整体面貌不断在国内、国际舞台上亮相。让深圳设计成为特区一张闪亮的名片,深圳的城市影响力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个体的设计公司、工作室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设计学子因为受到深圳设计的鼓舞而聚集深圳,同时也有深圳的设计师转赴上海、北京以及海外等地发展,新生代的设计师们也在积蓄力量,他们在商业项目和全球各地的专业竞赛中闪耀光芒。

  随着“GDC平面设计在中国”这一包含竞赛、展览、交流项目的常态化运作,深圳的设计师一代代接续成长,各地设计师之间、设计机构之间、院校与职业设计师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除了深圳,各地也不断涌现优秀的设计师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学习也促进了设计行业的多元发展;职业设计师与设计院校之间的交流也带来了设计资源、设计观念以及设计人才的融合与协作,作为优秀设计师组织的深圳平面设计协会,其成员中也包含了许多来自艺术与设计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有越来越多职业设计师除了从事设计实践,也投身于设计教育,以全职的身份成为高校教师,例如毕学锋、吴勇、徐岚、刘治治、曾军等,担任客座的也越来越多,原本的民间与官方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紧密,知识与观念的更新与融合,推动着设计行业良性生态的构建。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以大鹏展翅之姿飞速崛起的深圳,一直在求新求变中创造着奇迹。2020深圳设计周期间,由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承办、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宋博渊、副主席张昊筹策展的“深圳设计四十年:时代的力量”线上展,组织回顾了深圳设计从视觉(平面+RGB)、工业(产品+家具)、时尚(服装+珠宝)、空间(建筑+室内)四大专业方向40年来的巨大成就,思考深圳设计未来发展,擦亮“深圳设计”城市品牌,探索“深圳设计”全球定位。这是深圳平面设计群体一次空前的实力亮相,也用广受好评的活动成绩表明,40年来,平面设计群体依然是深圳最具活力、凝聚力与创新力的群体,事实上,关于时代演变与设计价值进化,是深圳的设计师们一刻未停的探索课题平面设计。

  2008年,深圳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六个获得“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称号的城市。当年10月,深圳市委宣传部曾邀请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毕学锋、陈绍华到北京陈述深圳设计的优势与特点,为申报联合国“设计之都”工作打下了基础,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更赢得“申都领导小组”的高度赞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由于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圳在设计产业方面拥有巩固的地位。它鲜活的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部门,快速发展的数字内容和在线互动设计,以及采用先进技术和环保方案的包装设计,均享有特别的声誉”。

  深圳“申都”成功之后,平面设计作为一种创新力量得到全社会自上而下的认可,平面设计产业焕发着勃勃生机,为深圳奇迹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产力,推动产业、文化、生活与创新深层次裂变升级。

  在设计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平面设计进入到一个成熟时期,而新媒体的平面设计还处在一个不断面对挑战、转型思考的阶段。

  2008年前后是中国平面设计业的分水岭。普天同庆的奥运盛会正把中华民族的骄傲发挥到了极致,普通百姓从奥运会标志和一系列周边VI(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当中了解到了平面设计这个行业的鲜活面貌,关于平面设计的全民讨论空前绝后。在深圳,“GDC平面设计在中国”进入了成熟期,中国平面设计的主体群体已经形成,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等组织也已经规范化。“平面设计在中国”展和同行业的比赛、展览已经轻车熟路,观众也了解了什么是平面设计,行业的基础建设工作已经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初见苗头,平面设计赖以生存的传统媒体危机四伏,设计界开始重新审视平面设计的边界与内核,评论家祝帅率先发问:“平面设计,终结还是转型?”

  随着传播渠道及消费市场的变化,甲方对平面设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个的产品设计图、一个LOGO、一套VI、一个商品包装,而更希望设计公司在新的传播形势下,提供全新的、明博体育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深圳平面设计的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早已超越“平面”二字在字面上的界线,扩展到新媒体传播、内容输出、空间规划、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各个领域,甚至参与到一座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当中,深圳的设计师相信,平面设计早已“不平”,设计内核、设计价值与观念的重构,成为深圳平面设计师们的全新课题。

  与之相应的是“GDC平面设计在中国”09展开始尝试将外延扩大,从平面设计扩大到了多个设计门类。平面设计开始在更大的领域发挥能量。

  继“GDC平面设计在中国”07展之后,明博体育GDC09的主题叫作“新媒介、新动向”,GDC11是“回到中国”,GDC13是“影响中国未来的设计”,GDC15是“实效性设计”,GDC17是“时代声场”,GDC19是“设计改变的价值”。28年不断进化,GDC设计奖一直通过褒奖和推介最优秀的设计来激励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师群体,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设计师参加,从“全球华人最顶尖设计奖项”,正逐步迈向“全球最重要设计奖项之一”。

  GDC设计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奖项,更是一个不断进化、充满创造力的设计社区,通过竞赛、展览、讲座、访谈等为时两年的系列活动,将最优秀的设计师聚集在一起,探讨设计的价值,推动设计的观念发展。

  基于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与传播效应,GDC系列活动已经将设计价值从学术延伸至文化、产业、生活、教育等更具体而长效的层面,并以深圳为城市背景,将全球设计力量深度激活,构建一个超越地理空间、行业壁垒的设计生态共同体。

  文字是一个国家最具重要的文化载体。近年来,深圳本土落地的文字设计相关活动不胜枚举,如2001年开始举办的“汉字二十四时”系列活动、2015年开始举办的“字生态”系列活动,对中文字体设计在中国的全面兴起,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促使一大批设计师投身到字体设计,成为中文字体设计界一股重要力量。

  之后,倾力打造的另一个国际性设计盛会。目前全球以TDC命名的文字设计专业活动包括美国New York TDC(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德国TDC和日本TokyoTDC(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它们均在不同角度建立了广泛的影响力。ChinaTDC的举办,宣告全球第四个“TDC”、同时也是首个中文语境“TDC”主题盛会的诞生。China TDC 2017系列活动立足深圳,放眼全球,探讨文字设计和城市、文化、生活的关系。通过国际邀请展、文献展、学术论坛、设计师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入国际设计资源,推动国际设计界及华人社会对视觉艺术、信息传达与文字设计的联动。

  设计大展是记录、展示、认可、探索深圳设计发展的一个非常有社会意义的仪式。2012年、2016年、2019年分别在深圳举行的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可以视为对最新设计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作为中国国家层面的最高展示平台,展览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围绕作品、项目,而是更多地深入产业和社会发展中去。跨界融合、多媒体、人工智能、社区、城乡等板块的设置也已经远远超越了现有的一些设计门类。在文化和旅游部与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深圳的设计仍然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状态,仍然在不断探索未来的种种可能。

  这项国家级综合性设计展览从2012年12月落地深圳举办首届以来,每三年举办一届,是借助“设计之都”深圳的设计优势呈现中国设计新面貌、推动设计交流的平台。设计大展呈现出来中国设计改变的力度和深度难以想象,这既是对中国设计界过去三年里的成就的回顾与总结,呈现行业新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观念,也是对设计融入生活的一种倡导。

  粤港澳大湾区视角:设计融入国家与城市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所涵盖的世界级城市群,不仅有蓬勃发展的经济,更集中了中国最丰富的设计资源,这里设计活动最频繁、设计成果最显著。2018年首次亮相的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展,每年一度,既是立体呈现大湾区设计生态的整体风貌,也是对面向未来的设计思维与设计风潮的引领与思考。

  实物、影像、图文、装置,来自不同城市的设计师通过多种创意方式,展现设计原生地域特质,探究设计的开放多元、历史沉淀、前沿探索。展览期间还举行论坛,设计师之间,设计师与公众之间,就设计展开持续的、深入的交流互动,共享共建设计生态链。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努力之后,深圳的平面设计行业日臻成熟并且开始走向国际。

  深圳平面设计精英群体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丹麦、韩国等国家进行了交流,并在多个国家举办展览,深圳设计已经成为全球设计界重要的生力军。

  目前,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已拥有会员2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设计师会员。协会会员多次获得世界各地设计赛事和国际展览的奖项,取得了享誉国际的设计艺术成就。深圳设计师的设计服务遍及全国大型企业集团和文化机构,为中国特别是深圳的经济建设与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明博体育。

  在今天,深圳与全球设计界的交流日趋频繁,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国设计。明博体育可以说,包括GDC在内的一系列对外交流与展览活动,让西方乃至世界见识到了中国设计的水准,也看到了中国今天的变化。通过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等平台及深圳一系列品牌活动,从内至外培育设计人才、搭建交流平台、普及设计美学,从专业“小圈子”面向大众,对公众、对教育、对深圳这座城市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某种意义上,深圳平面设计的历史,就是一部深圳的城市建设史,也是整个中国当代平面设计运动史的缩影;它所经历的种种发展和变革,成为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独特样本;它也是这个时代的镜像映射,它的历史与深圳这个城市发展的历史紧密融合。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宋博渊在采访中说:“我们协会内部分为几个“代”,即老、中、青三代。老一代前辈年纪最大的接近70高龄,他们今天依然活跃在平面设计领域;而经历过03、05、07展的设计师则是非常重要的中坚力量;近几年加入协会的大部分青年设计师也是如今的重要力量。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和深圳平面设计师为什么一直发展得很好,我觉得是这种‘老中青’不断地一代一代的传承非常重要,每一个时代的设计师都有不同的时代价值和追求。”

  而提及今年圆满落幕的“深圳设计四十年系列活动”,策展人张昊则认为自己不仅仅是活动的策展人,也是千千万万深圳设计师的一员,站在四十年这一个历史节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每个身在其中的设计师无不感受到一种源源不断的、由这座城市所赋予设计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成为了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竭尽全力办好本次展览的动力来源。

  在深圳的城市发展进程中,设计创意力量越来越成为驱动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个城市带来无限的活力和发展的可能性,而身处其中的平面设计师群体,将这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基因也融入了自身的思考和工作实践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正是这个基因的缔造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