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博体育APP:小包裹大绿色——一个快递箱里的京东减碳图景
栏目:明博体育 发布时间:2025-04-17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并不起眼的纸质快递箱——大小适中、方方正正——和堆放在楼下其他的快递相比,除了由京东快递员送到门口外,最明显的区别可能在于结构硬朗,鲜有破损。  然而,除非在回收站过秤,鲜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看起来更结实牢固的快递盒子,重量相比其他快递箱却足足轻了14%。  在京东的物流网络中,每天流动着数以亿计的这样的包裹。它们从消费者下单开始,“奔走”于仓库、货架、卡车之间,留下的一串串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并不起眼的纸质快递箱——大小适中、方方正正——和堆放在楼下其他的快递相比,除了由京东快递员送到门口外,最明显的区别可能在于结构硬朗,鲜有破损。

  然而,除非在回收站过秤,鲜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看起来更结实牢固的快递盒子,重量相比其他快递箱却足足轻了14%。

  在京东的物流网络中,每天流动着数以亿计的这样的包裹。它们从消费者下单开始,“奔走”于仓库、货架、卡车之间,留下的一串串碳足迹,不仅是京东全链路减碳、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微型标尺,更是一个社会绿色发展的小小注脚。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要求,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力争降至13.5%左右。这也正是京东的初心: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的刘强东在创立京东物流时提到,京东物流的终极梦想,就是助力将中国的社会化物流成本从超过18%降低到6%-8%。

  降低社会化物流成本与企业的绿色发展殊途同归。京东将持续打造“绿色基础设施+减碳技术创新”双核动力,在“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释放出巨大的减碳效能,为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上增添了一抹京东红。

明博体育APP:小包裹大绿色——一个快递箱里的京东减碳图景

  或许有人注意到,京东快递箱不仅整齐结实,而且比同等大小的纸箱也更轻,但鲜有人知的是,一个不起眼的纸质包装箱背后,是京东对绿色包装应用技术长达近10年的研发。

  早在2016年,京东就与东港股份002117)联合打造了“京东包装实验室”,致力于绿色物流包装产品的研发和使用。2018年4月,包装实验室升级为“电商物流联合包装创新中心”。2024年3月13日,京东物流包装实验室正式揭牌启用,成为行业内首个涵盖供应链上中下游全链路业务的包装实验室。

  数据显示,在欧美发达国家,90%的纸质包装箱都采用3层瓦楞纸箱,而在国内,5层瓦楞纸箱的占比一度在80%以上,多出来的这两层瓦楞纸,意味着包裹重量的浪费。

  为什么企业不选择更薄的纸箱?因为在国土辽阔、周转次数较多的中国,所有物流企业都需要考虑纸箱从长途运输到终端配送的破损问题。

  为了研究如何降低快递纸箱在运输过程种的破损问题,从2019年开始,京东物流与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宝洁中国、蒙牛等合作发起成立了中国电商物流行业包装标准联盟,通过对同城、跨城、跨区运输,陆运、航空、铁路等场景下数万个节点数据的详细记录,对货物损坏因素进行测试研究,为供应链企业确定包装标准提供依据。

  基于此,2021年,京东开发使用的三层瓦楞纸包装箱比例已超过95%,确保每个纸箱的重量不超过400克,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减少使用20多万吨纸浆。

  2023年,京东开发的X系列纸箱,通过对常规纸箱的结构优化,确保使用感不变的前提下,单个纸箱原材料用量降低5%~25%。2024年,京东X系列纸箱全年使用量达8.6亿个,年度减少碳排放量12164吨,这相当于种植了 67.5万棵树。

  早在10年前,京东也开始了封箱胶带的“瘦身”研究,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将宽度从53毫米逐步降低至40毫米,而且明确规范禁止层层缠绕,通过这样毫米级的迭代,累计减少了13352吨塑料胶带的使用,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3圈的胶带长度。

  如何避免重复包装?比如一款京东京造金枝玉叶瓷器礼盒,其出厂包装就配有泡沫、礼盒、纸箱三层防护结构,经包装优化评估,京东取消额外快递纸箱,实施原包发货,这项小小的的举措减少了电商废弃物6吨。

  京东发布了行业首个原发包装认证标准,承诺至2030年实现80%以上电商渠道售卖的产品支持原发包装。2024年,原发包装帮助京东物流减少二次包装超过10亿个。

  减量的同时,京东还在全力推动包装箱的循环使用。针对生鲜冷藏、冷冻品类,采用循环保温箱+可循环使用冰板替代传统EPS白色泡沫箱和一次性冰袋的包装,单个箱子可使用次数超过180次。2024年,京东已投入96万个循环保温箱,累计使用次数超8545万次,年度减少碳排放量72520吨,这相当于7.7万个家庭一年用电产生的碳排放。

  此外,在单量集中的较大站点,采用循环周转箱集中包装,取消纸箱和缓冲填充等,2024年累计投入使用近5万个循环周转箱,减少超2000万个快件包装。纸箱的二次使用也得到普遍推广,京东设立专人专岗进行筛选与回收,鼓励一线使用二次纸箱,年度实现二次纸箱回收再用次数超过2.9亿次,减少碳排放27960吨。

  同时,京东还大力开展减塑行动,在各个场景中持续加大降解包装、纸包装、无纺布包装的投放使用。

  京东是最早开始采购降解包装企业之一。截至目前,京东旗下七鲜超市、达达集团已实现100%使用无纺布循环使用袋和全降解袋,全量取消塑料背心袋使用。2024年,京东买药使用的5000万个包装,全部使用可降解、可循环的纸袋。

  数据显示,2024年,京东仅在包装环节,就实现碳减排超12万吨,相当于北京市700多万辆汽车停驶 2.4天。

  位于西安灞桥的“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相当于40多个标准足球场,这里是中国西北规模最大的智能物流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首个“零碳”物流园区。

  依托当地充沛的日照资源,覆盖在厂房屋顶的光伏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为园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其余用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北京绿色交易所的支持下,通过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进行抵消,该园区2021年度已实现碳中和。

  在建成国内首个“碳中和”物流园区基础上,京东目前已完成17座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区的光伏发电系统布局。

  此外,京东多个分拣中心、大件仓、物流园区也铺设了屋顶光伏,总体装机容量达到139.22兆瓦,全年光伏使用量61143.92兆瓦时,这相当于一个中型县城所有家庭3个月 的总用电量,相较使用化石能源电力供给减少碳排放50902吨。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快递之“快”,秘诀在于“把货物放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最大化减少搬运次数与搬运距离”,仓配一体化的京东物流,在全链路减碳、降低社会化物流成本上具备更大潜力,而技术是是发掘这一潜力的核心驱动力。

  比如,2024年,京东物流推出了智狼货到人解决方案,并应用在京东物流北京大兴临空智能物流园区的童装仓,充分利用12米以下的库房空间实现高密度存储,全仓使用近百台智狼飞梯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实现自动化入库、上架、拣选、出库等,上架效率提升5倍,拣货效率提升3倍以上,大大降低仓内运营成本。

  在高度智能化的物流仓库中,京东采用自动化货架系统和智能分拣设备,大幅缩短了货物搬运距离,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设备运行时间与能耗;而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测系统,可以精准把控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与频繁补货,从而降低运输频率和能源消耗。

  由于减少了人工作业,很多智能设备已可以实现“黑灯作业”,大大降低电能的消耗。根据测试,平均1分钟,仓内的智能设备通过“黑灯作业”可以省电2283度,相当于一户普通家庭一年半的用电量。

  运输是物流行业能源消耗的主要环节,同时也是京东减碳降本的重点投入领域。降低运输环节碳排放,首先是用新能源汽车对传统能源汽车的更换。

  京东已在数百城市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辆使用。截至2024年末,在干线及终端运输环节投入公路运力自营新能源车已超过1万辆。此外,京东还在积极探索更多元的新能源车模式,通过规模化投用氢能源卡车、电动物流运输车,推广换电车、电动牵引车、甲醇轻卡等,引领运输行业低碳转型。

  京东物流是国内首家规模化投用氢能源卡车的物流企业,截至2024年底,公司氢能车辆运输路线条,覆盖京津冀等地区,每年降低柴油使用量约60万升,可减排近1000吨二氧化碳。

  2024年,京东物流和长城商用车共同打造了“低碳干线快递运输”示范项目,在多条线路上采用了长城商用车GE573纯电重卡,累计行驶五万公里,实现减碳超3.5万吨。

  此外,京东在干线运输中大力推广铁路等低碳运输方式,构建全面的低碳运输网络。

  在公铁联运上,京东利用大数据技术动态分析货量、区位及成本等要素,科学规划了“1+7+23”综合物流枢纽产业集群,通过“轴辐式”铁路班列运输模式,结合城市内火车站闲置资源,优化集散运营中心布局,实现资源复用与货源聚合。

  同时,通过快速装箱班列评估模型,精准对比铁路与公路的运输成本及时效优势,动态调整运输结构,实现铁路发运量同期翻倍增长。2024年,京东物流铁路货量较去年增长超过30%,可装满1250列中欧班列,显著降低了物流运输过程的碳排放。

  2024年,京东成功获得全球首个物流运输即时配送ISO14068碳中和证书,全年绿色运单超4,000万。

  此外,京东工业通过“让数据多流动,让商品少跑动”的数智供应链解决方案,高效链接供需两端,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带来的产品运输,实现工业品运输碳排放量降低40%。

  在商品侧,京东2022年起开始,联合百家世界 500 强品牌发起“青绿计划”,一直致力于倡导可持续消费,通过开设可持续商品专区,鼓励消费者开通个人碳账户,记录个人绿色生活足迹并发放绿色激励,引导更多企业和消费者践行绿色发展。

  青绿计划专区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绿色商品,如可持续原材料、绿色包装、绿色设计、循环减废、有机助农、绿色出行、节能家电等类别,采选国际/中国/行业通用的资质标准认证约40多条,带动了更多用户加入绿色消费行列,也推动品牌商投入更多绿色商品。

  2024 年,青绿计划开启了全民碳普惠的全价值链减碳范式。基于京东集团自主研发的供应链碳足迹管理平台京碳惠SCEMP,可以实现每个订单(SKU)的动态监测的减碳数据,同时,依托MRV-T 减碳技术结合AI算法 ,今年青绿计划将陆续为消费者开通多个减排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临期产品、替换装、无包装等碳普惠减排场景核算,加速低碳消费潜能释放。

  这套创新机制构建了多方共赢的减碳生态:通过碳普惠减碳激励,增加减碳商品曝光销售,为消费者搭建电商减碳消费场景,同时也联动品牌商家促进供应链减碳,真正助力了供需双方携手推动供应链脱碳。明博体育登录2024年,“青绿计划”累计产生约1亿张绿色减碳订单,其中最高单张订单减碳6390克,相当于10瓦LED灯点亮1425小时。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更是积跬步以致千里的漫长历程,这需要在一个快递盒、一条胶带、一张面单、一个保温箱上铢积锱累。正如早在2009年已经开始的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的努力,作为新型实体企业,京东将持续精进,为降低社会碳排放,也为降低社会化物流成本、探索高质量发展提交一份京东“答卷”。